2020年錦宏成立十五周年,而我來到這個大家庭中已十二年了。
那是2008年的春天,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日子,我與錦宏公司相識在精神衛生中心病房樓的工地上,那時的我大學還未畢業,懵懵懂懂的走進了建筑工地,開始了我職業生涯。
剛開始接觸安全資料是因為精神衛生中心病房樓已經進入后期裝飾裝修工程,我只能跟著前輩學習安全資料的整理,每天早上到工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復著辦公室的衛生打掃,然后就是安全資料抄抄寫寫的工作,枯燥和無味是我當時對安全資料員的唯一定義。直到2008年8月海帆商務4#5#樓主體施工的時候,我被調到了海帆工地上協助技術資料的整理,從那時我才知道技術資料比安全資料難的多,復雜的多。進場的材料要抽樣檢測,來了商混要進行坍落度試驗,要制作150*150的砼試塊并進行28天養護,同時記錄制作日期送檢日期。同年我參加了該工程的內審和外審工作,那真是緊張忙碌又外帶“刺激”!但也多多少少為以后的工作積累了一些經驗。
09年是我成長與奮斗的一年,職教中心教學樓(現在的機電工程學校)開工,因為種種原因,對技術資料還一知半解的我被派到工地,卻同時肩負起安全資料、技術資料及簽證資料的整編工作,安全資料、技術資料每天反反復復,從整編施工組織設計、安全施工方案,到開工報告,施工手續,檢驗批,試塊,安全資料的抄寫,每天的我都會處于精神高度緊張中,因為我并不是一個有著多年經驗的成手的資料員,這個工程是我的第一個工程,工作中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慶幸的是當年職教中心是同時建造了教學樓、教職工辦公樓及家屬樓,辦公樓和家屬樓是另外兩家建筑公司承建的,資料員雖不是錦華的資料員但也是在日照市資料員這個行業中摸爬滾打了多年身經百戰的“老手”,我在她們的幫助下再經過集團公司和錦宏公司質量安全科的指導下才會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度過一次又一次省市級的檢查。
那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個月的資料檢查,其中有一個月查資料,正趕上那天天不好,我騎著電動車帶著一車子的安全和技術資料到公司檢查,那會是現在技術質量科牟科長和已經離職多年的李哥他倆對桌一個查技術,一個查安全,我站在他倆的桌子旁邊,一會挪到南邊一會挪到北邊,一會這邊的技術資料不對,一會那邊的安全資料不完整,還得必須要今晚改完,明天就要出檢查通報,不改完會有很多的問題出現在通報中。已經到了下班點的我卻又無奈從錦華大廈騎著車帶著資料往離家相反的工地走去,半路上又下起了雨,雨衣雖穿在我身上,但為了不把資料淋濕,我被淋濕了一大半。一路上,雨水淚水一直在我臉上不停地流,而我卻咬牙堅持了下來。那一路的辛酸與坎坷別人永遠體會不到,但我知道,每天天不亮就走,晚上新聞聯播結束了我才打開家門到家,吃上一口熱乎的飯菜,就是這樣我才成長了起來,在以后的工作中讓我少走了很多的彎路。
資料員的工作一做就是八年,從職教中心教學樓到臨沂雕塑公園、海帆7#辦公樓、華地麗舍3#4#住宅樓、華地遠景售樓處、董家灘安置區再到原筑小區住宅樓,直到2016年7月1日我接手了項目財務,這份與資料員一點都不相同的工作,我才知道每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也有著另一份艱辛,每年的中秋節和春節都是財務人員最忙碌的時候,加班、通宵更像是家常便飯,那種忙碌和資料員那會真不一樣,但也相似,都是為了把工作做完,做好。
一轉眼已經十二年了,八年資料員四年會計,我很幸運走進了錦宏這個溫暖的大家庭,很高興認識了項目上志同道合的同事,是同事間的相互扶持相互幫助才能讓我在工作的道路上越走越扎實、越走越遠。砥礪前行十二年、風雨同舟十二載,十二年的回憶遠不止這些,與錦宏的十二年是收獲、成長與奮進的十二年。
我錯過了錦宏發展的前三年,但不想錯過錦宏發展的第二個15年,第三個十五年,以及第四個第五個……惟愿錦宏公司蓬勃發展,枝繁葉茂,創造品牌與奇跡。我們攜手并進!